关于35团的历史故事(下)
我是彭德地,一九六四年六月中旬从大连空三军司令部,选调到由沈空组建的成建制雷达连(任电台台长),调入35团 。从西安组建一直到七六年解甲回京,基本上都在三十五团工作。
关于三十五团旳历史故事,我建议战友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时代,大书特书我们在戈壁沙滩的共同奋战中,结识亲密战友的美好时光,记录那个蹉跎岁月的艰苦生涯,有欢乐也有艰辛。通过回忆过去,带着祝愿,展望未来,互相鼓励,传递正能量。让我们在今后有限的生命里,心情舒畅,身体健康,永葆革命青春,越活越年轻,岂不乐哉!
高祥林政委已经为我们做出榜样,发表了那么生动的回忆录,使我很受启发,所以我也想试图把我所经历的事,胡诌八咧的写出来,只是班门弄斧、抛砖引玉。让战友们见笑。
关于题目问题,我认为只能是从讲故事的角度,发表我个人的感受和体会。35团元老:穆仕林团长、张德贵参谋长、夏世中政委(原政治处主任)、靳俊生后勤处长、技术处高、史主任等老首长还健在,他们是真正的历史见证人,他们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团史。所以,我所发表的故事,有条件的话,请这些老首长过目审查。上篇我讲了三个故事,本篇我再讲三个故事。
故事四:
在戈壁滩上安营扎寨
在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兰空有关部门和团司令部、后勤处共同安排铁路运输事项,调度车皮、组配军用专列。
根据连队任务的需要和准备情况,在不同时间随时安排专列运送出发。我们这个专列就是出发比较早的之一,共装载四个连队。每个连队7-9节车皮,除一节闷罐车皮供全连干部战士乘坐外,还有分别装载雷达操纵车、雷达天线(有的需两节车皮)、油机车、运输卡车、电台及办公器材、钢架房和其他生活用品的平板车皮。我们乘坐的专列是由八连、四连、五连和一连组成。这几个连队都在7月4日前后将本连的器材和物资装载完毕。
1964年7月5日部队休整。下午接到通知:明天(6日)中午开拔,10点以前部队必须前往火车站货运站集结 。当天晚上,由于天气太热,特别是心情激动,憧憬着新的战斗任务,联想并恐惧着大戈壁艰苦的生活。好多战友几乎是一夜未眠。
7月6日早晨,大家都很早起床,整理自己的行装。7点早餐,8点乘坐大卡车出发前往西安火车站的货车场。9点多到后,找到本连所乘的闷罐车皮。车厢内用木板搭成两层,在木板上,铺了很厚的麦秸秆,供大家睡觉保暖舒适。在一个角落里放了一个铁桶,供大家小便用。在车厢两端的顶部分别挂着两盏煤油马灯。车厢的推拉门前放置一个用木条钉的简易小梯子,全连人员有序上车,按操纵排、电台、油机班、炊事班、行政人员的顺序,在指定的位置放置背包和行李,由各班班长组织大家铺好寝具,待命出发。连排干部一起到平板车皮再次检查车辆和物资装载固定情况,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万无一失。一切就绪后,已是11点多钟,团后勤处的同志送来午饭,有一筐馒头和一桶菜,还有一筐碗筷等餐具和半水桶菜汤。司务长和炊事班班长忙着给大家分发饭菜就餐。
12点整,火车一声长笛,列车徐徐开动,奔赴大西北的征程已经正式开始。连长、指导员把横在车门的两根木杠,交叉式的牢牢捆绑固定在车厢门口,由于车厢内温度太高,车门还在敞开着,车开起来后还有些凉爽舒服,战士们也很是兴奋,争先恐后、指指点点地观察着外面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我和战友们一样,沉浸在欢乐和梦想之中。留恋这美丽而古老的城市。我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今天离开了这古老文明的都市—西安城,虽然逗留时间只有十几天,天气也太热,更没有我曾战斗生活过五年之久的大连舒适美丽,但是这一离去,还不免有些恋意。我喜欢这儿的城墙;喜欢这儿的古代建筑;喜欢这儿方正的街道;我更爱这儿勤劳而待人热情的人们。虽然我喜欢这儿的一切,但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不得不离开这里,奔向更艰苦的大西北。”
列车离开西安市进入郊区,继而经过咸阳、武功等城市,列车所经过的两旁,田野秀丽,郁郁葱葱,好一派美丽诱人景色。天色渐黑时分列车停靠在宝鸡车站,在这里的兵站用了晚餐。餐后上车休息,列车继续西行。前行的路上,车外一片漆黑,偶尔看到一点灯光也就一闪而过,只是感到车内的温度是越来越凉了。
大多数战士都在熟睡中,我和指导员值班,在车厢门口聊天张望。忽然发现前方灯光逐渐多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多,我们就预感到是个大城市。不一会就看到兰州车站的牌子。看了一下手表是7日凌晨0时多一点。在这里不停留,继续前行。此时也正值其他干部换班,我们就休息了。
一觉醒来,已是早九点多,火车停靠在打柴沟车站,在这里的兵站吃早餐,确切地说也是早中餐合并为一餐。餐后,火车就开始爬坡了,准备过坡度******的乌鞘岭隧道。列车用两个机车,前边拉,后边推。就这样,行进速度还是非常慢,战士们形容说就像老牛拉破车,一点不为过。出了隧道,查看地图,已进入古浪地域。外面正下着毛毛细雨,往山上看是白皑皑的雪山;往山下看,在云雾缭绕中,看到了零星的帐篷或毡房,也看到了好像朵朵白云的羊群,一派大好风光。
列车下山后,行走不长时间,就越走越荒凉,开始进入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戈壁滩。这些地方,满视野的鹅卵石,寸草不生,干渠纵横,荒无人烟,没有生机。走在这里,心灵受到极大刺激,气候干燥,口鼻干裂,身体已感到很是不适。
列车到武威已是傍晚。吃了晚饭,继续西行,正式进入河西走廊。在这个“走廊”里,我们整整走了一宿一天。夜间行车,外面漆黑,想看点亮光都没有,好不容易看到一处有几盏昏暗灯光时,也是一座只供会车的无名小车站,有时我们的列车要在像这个一样的小车站,等待会车,一停就是几十分钟,夜间还不算什么,白天实在让人心急火燎。
经过河西堡、山丹、张掖、临泽,天色渐亮。8日上午,到了一个当时特别神秘的叫“清水”的车站。这就是今天通往酒泉发射基地的火车支线起始站。我们在这里吃了上午餐后,继续前行。到酒泉火车站,列车停了很长时间,原来是甩下同一专列的八连车皮。我们继续向西,到晚上8时左右抵达玉门镇,列车卸下我们连的车皮。由于天黑,什么事都不能干,我们只好就在车里休息了。寂寞的玉门镇,四处黑洞洞,只有蚊虫横行。好不容易熬到天空破晓,迎来7月9日。
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记得7月7日至9日,是个什么日子吗?
它是每位志士青年全国统一高考、金榜题名的黄金时刻;也正是我们这些奔赴戈壁沙漠的战士,运行在闷罐车厢之中的时刻。
在这些车厢之中,有些是早年毕业的老大学生,有些是为了国家安全失去高考机会而从戎,还有些是家境贫寒、无资无能高考的“梦想”大学生。
然而,亲爱的同胞们!请你们不要忘记:
他们是革命的“一块砖”,要为扎根大西北,献了青春献终生,
他们为了守卫祖国的兰天,而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傻大兵”。
早晨,大家简单的吃了一些自带的干粮,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卸车和搬运物资繁重工作。
我们连的阵地,早已被兰空首长在军用地图上,定格在玉门镇东北方向10公里的戈壁滩上。阵地东西两侧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南方是祁连山脉的雪山和其脚下的少量农田,北边有大片田野和稀疏的土房人家。
当我们用******的交通工具——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无数次的往返,把全部“家当”,搬运到阵地后,天已经黑了。连长立即布好岗哨。炊事班的同志用远处水渠里的雪山浑水,给大家煮了些面条,作为晚餐。然后,大家齐心合力很快搭建了两顶帆布帐篷,和衣而眠。
第二天,连长、副连长、操纵长和我,按照分工组织战士组装机器设备,大家紧张有序地安装雷达天线、架设电台、为油机房挖掘地壕、固定雷达车、调试仪表、开通电台、铺设电话线等等。同志们情绪高涨,干的热火朝天。
指导员和司务长到北边农村找地方联系住处。经联系,北边正好是玉门镇城关人民公社所在地,他们对子弟兵非常热情,同意腾出一排办公用房,给我们当连部办公室和部队宿舍,腾出一间仓库当食堂。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同志们都特别激动,真正感受到军民一家亲的温暖,总算有了个“家”。当天晚上我们就都入住了。大家睡了个好觉,消除了几天来的旅途疲劳。
玉门镇这个地方,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是个重灾区,人们缺吃少穿,也发生过饿死人的现象。大伤了元气,恢复起来很困难。到我们去的时候,人民生活仍然很艰难。64年虽然麦子长势很好,应该是个丰收年,但还不到收割时分,老百姓仍然吃不饱饭。当地人不种菜,也不习惯吃菜,******的饭就是面条上泡点醋,而且也只有男人才能吃得到,女人喝点稀的而已。那时当地人住房也非常简陋,干打垒的土房,四周没有窗户,只有在朝南方向的墙顶上留一小洞,得以进点光线,房顶用树枝或麦秸秆覆盖,上面再糊上泥巴。屋内基本上没有家具和陈设,有一土炕,但炕上只有一堆破棉絮或羊毛线织的片片,以供御寒。很多人家没什么衣服,甚至于全家人只有一条裤,谁出门谁穿,十多岁的男孩可以******到处行走;我们到阵地的路上,曾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只有上身披一件东西,下身躶体,到合作社买东西,看到我们立即到芨芨草堆后面躲起来。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见多不怪。
在阵地上,经过大家日夜奋战,用了两天时间已基本就绪,雷达天线竖起来了,并试开机运转起来了,虽然不是很顺利,但总算慢慢转入正常扫描了;我的电台,发射机正常,收信机故障挺多,经过一天多的逐段线路检查,也总算排除故障;有线电话架线完成,并与玉门镇电话局连通“上空”(一种压倒一切电话的军用特殊呼号)专线;油机潜入地下,并正常供电。
紧接着就全员出动,打土坯,盖钢架房。分头到几百米外的地方拉黄土,去买麦秸秆,从农田边上的水渠里拉水,从公社借来土坯模子。然后,就开始正式干起来。白天的戈壁滩,日头暴晒,紫外线非常强烈,有好多战友脸部和后背都晒出了大泡,到晚上收工时,我们台的刘德泉同志后背的水泡都连成一片,晚上不能仰着躺,只好趴着睡觉,到第三天时,背后扒掉一大张******。大家都为他感动。
经过几天的奋战,阵地上盖起了两个钢架房,一个房子作为夜班人员的休息室,一个当作办公室兼会议室。阵地周围平整土地,简单的拉起了铁丝网,像模像样地形成一个雷达阵地。
全连从上到下,一鼓作气,经过五天的紧张准备,于7月中旬,已经具备正式担负战备任务的条件。
8月9日,团指挥所向全团发出第一次指令,从即日起,各雷达连按规定的时间开机警戒,正式担负战备任务。
我们也将在这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也将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锻炼人、考验人、培养人。
故事五
雷达35团在保障我国*********爆炸成功中的作用(一)
第一次地爆原子弹
早在五十年代末,我国就在大西北的一些偏僻地区,逐步建立起原子弹研制工厂和试验基地,从而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敌人的极度惊恐和高度重视,不断派遣飞机窜入我纵深地区侦察照相和空投特务,妄图获取我方重要情报,加以破坏。为了保卫上述要地的安全,从1960年开始,空军就在上述要地及其周围部署雷达,为保卫原子弹的研制、试验提供雷达保障。1964年8月中旬,空军雷达兵35团就已担负战备任务。
1964年10月,中央决定首次核试验,采取塔爆方式进行。
第一颗*********是两个人合抱那么大的铝合金球体。10月14日18时30分,开始吊装上塔。19时20分,原子弹吊装完成,静卧爆室。
10月16日零时,在原子弹即将试爆前夕,雷达35团所属雷达站全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雷达全部开机,团、连主要指挥员和一号班全部入位,严阵以待,组织雷达严密对空警戒,并专门分配雷达对核爆炸的回波实施定向监视和跟踪观测。团长穆世林带领参谋长、副参谋长及团部与作战有关的股、室人员都集聚在指挥所,各就各位,全神贯注的格尽职守。
10月16日早5时,开始接******,整个插雷管的过程,花了3个多小时。确认全部雷管插好,并导通无误后,工作人员才锁好爆室,一起坐吊篮撤下铁塔。
10时30分完成各项工作、一切均处于良好状态后,一直陪在现场的核试验基地的各级领导和塔上工作的作业队科技人员,才一起离开爆心区。
机场上,14架担负取样和剂量侦察的飞机已经做好一切准备。雷达系统对数百平方公里禁区实行了周密、严格的空中警戒。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的空军部队奉命进入了战备状态。
14时30分,张爱萍、刘西尧等进入距离爆心约60公里的白云岗观察所。全试验现场都在等待起爆时间和试验结果。罗布泊一片寂静,耸立在爆心区的102米高的铁塔,如同钢铁巨人托举着将要爆炸的核装置。
“零时”(起爆的暗语)前30分钟,核爆现场指挥张震寰下达第一次口令,引爆控制系统设置的两道保险解除。倒计时15分钟准备,又发出第二次口令。远在60公里的白云岗现场的所有人员背对爆心卧倒,堑壕里的人蹲下,只有张爱萍副总长一直向爆心铁塔的方向站着。
10月16日14时59分40秒,“零时”,这是张震寰发出第三次口令,操纵员韩云梯按下***后一个按钮。
报时员史君文立即开始报时:“10、9、8、7、6、5、4、3、2、1——起爆!”
一道强烈的银光闪过。因为声波传递的速度慢,“起爆”令响几秒钟后,听到隆隆巨响,只见铁塔处已经出现一个巨如太阳的火球向上翻滚,一个蘑菇状烟云随即矗立在场区中心。现场一片欢腾。
张爱萍拿起话筒,立即向北京报告:“报告总理,我是张爱萍,成功了!已经看到了蘑菇云!”
周恩来异常激动地说:“好!我马上报告主席!”
毛主席得知消息无误后,他很快让周总理向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的同志们宣布这个消息,并在当晚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
后来毛泽东主席曾风趣地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同志发个一吨重的大勋章。因为赫鲁晓夫正巧在我国*********爆炸的前一天下台。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的首要问题是空中取样问题,当时无国外资料可供参考,科学家和空军部队指挥人员经过多次讨论,认为飞机穿烟云取样的时机、高度和部位,既决定着取样的好坏和质量的高低,也关系着机上人员和飞机的安全。***后空军副司令员成钧与张爱萍副总长商定:取样飞机在“零时(即爆炸)”后30分钟,在高度8000米穿烟云,第一次穿烟云后,由机上科技人员根据安装在飞机上的计量探测仪器指示的伦琴数据和爆心的温度,决定飞机再次进入的高度和穿烟云的部位。
我雷达团在整个核试验过程中,曾多次进入一等战备,圆满的完成了军委、空军各级领导人的专机航班飞行;顺利地引导飞机对原子弹部件、物资、设备的空中运输;特别是为空投原子弹飞机和装载氢弹飞机的指挥引导,提供了可靠的雷达情报保障,为核试验成功做出了可贵贡献! 特别是7连更是首当其中,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后,荣立了集团三等功。
我们四连由于处于河西走廊的关键地位,在第一颗*********地爆过程中,多次保障了重要机组安全顺利飞行,及时准确地上报坐标点数,也被荣立了集体三等功。还有几位同志分别立功、授奖。
由于核试验和战备的需要,接到团部命令,要我们连于1965年3月20日撤收转移。经过7天艰辛的摩托化行军,于27日到达离罗布泊***近的前沿阵地——芒嘊。29日24点正式担负战备值班。在以后的1965年5月14日又很好地保障了第一颗空投原子弹的战斗任务(这是后话)。
在新阵地刚刚安顿下来,本人4月24日又接到团部命令,要我5月4日到团部报到,另有任用。5月1日离开连队,由于没有交通工具,只好在“道班”等待顺道车搭便车。5月6日到团部报到,被任
故事六
雷达35团在保障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中的作用(二)
第一次空投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爆炸试验成功,是一件************的壮举。然而,由于当时采用的是“地爆”方式,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核反击能力,因此,使用飞机投掷原子弹,实现“空爆”,被提上我国核试验的议事日程。
当时成立了第二次核试验委员会。张爱萍副总参谋长为主任委员,空军副司令员成钧等9人为副主任委员。
1965年春节刚过,距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还不到4个月时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就向空军下达了空投原子弹的试验任务。空军党委把原子弹空爆任务交给了航空兵独立四团。领受任务后,独立四团立即抽出精兵,确定了机组人员。由在朝鲜战争中参加轰炸大和岛的二等功臣李源一副团长担任第一飞行员,于福海担任第一领航员;刘景新担任第二飞行员,张公祥担任第二领航员;孙兴福担任通讯员,韩惠安担任射击员。
1965年2月18日,机组人员进驻基地,进行投弹前的飞行轰炸训练。用水泥训练炸弹和梯恩梯炸药的模拟冷爆弹代替原子弹进行空投训练。
在当时科学技术条件下,史无前例的空投核弹,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气象学、动力学、运筹学等多种科学知识,尤其是首次运用光学瞄准,既无成功经验借鉴,又无任何资料可供查询,真可谓困难重重。平时投普通的航空炸弹,在靶心200米以内就算******,可是投*********要求就高了。因为在靶标周围,每隔一定距离都修建了房屋、铁路、桥梁、地下工事等,放置了车辆、舰艇、飞机、坦克、大炮等各种兵器,组成了效应物群,以检验原子弹的冲击波、光辐射、放射性沾染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因此,必须把原子弹投到靶心100米内,才能保证获得科学的数据,达到周总理提出的“一次试验、全面收获”的要求。
从1965年3月初开始,实验基地上空终日涌动着恶劣的气流,飞机颠簸、抖动得非常厉害。从万米高空看去,直径200米的靶标只有5分硬币大小。飞行时靶标在瞄准镜中辗转腾挪,很难套定。在训练遇到困难的时刻,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袁学凯、副政委刘镇亲自来机组安慰大家。随着正式投弹的日子越来越近,经过大家刻苦训练,成绩也越来越好。在训练期间,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将军还特意从指挥部来到机组,看望大家,并传达了周总理和军委首长的亲切问候。
4月28日,根据核试验总指挥部决定,为检验各参试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模拟空投原子弹的总预演。李源一机组驾驶图-16型轰炸机,载着一枚与原子弹重量、外形相同的“冷爆弹”,满怀信心冲上蓝天。到达目标区后,大家进行了科学分工,有的负责高度,有的负责速度,控制飞机的颠簸和摆动,保证于福海的瞄准不受干扰。靶标被于福海死死锁定后,他果断地按动了发射钮,冷爆弹向靶标准确地落去。后来,根据雷达测定,冷爆弹的空中爆炸点距靶心96米。冷爆弹投掷成功,预演成功大大增强了参试人员的信心。标志着可以进行*********实弹投掷了。
1965年5月14日7时54分,直接指挥这次核试验的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将军下达了起飞的命令:空投核试验正式开始,李源一机组驾驶着这架我国当时******进的战机,挂载着原子弹,腾空而起,直奔试验场区,飞向靶标。
我团所有雷达全部开机,进入一等,一号班值守,监视战机的每一个标点。飞机完全按照预定的航线毫不偏离的正常飞行着。
为了确保原子弹投掷万无一失,指挥部事先确定了轰炸机要三次进入靶标区的投弹程序。
第一次进入,进行目标搜索,概略瞄准。李源一打开自动驾驶仪,把飞机交给于福海,叮嘱他说:“我和刘景新一定把高度、速度保持好,你放心大胆地瞄准!”于福海接过飞机操纵,进行瞄准,迅速求出了投弹诸元,报告:“航向270度,偏流负2度,中间风修正80米,投弹角34.8度,没有发现靶标有偏离的趋势。”
于福海报告后,机组人员互相报告各自情况。李源一:速度好,偏流对,飞机平稳。刘景新:航向和高度都很准确。张公祥:原子弹温度正常,设备良好。于福海计算的投弹角和我计算的完全一样。
第二次进入十分顺利。
第三次***后一次进入,一切正常。
通信员孙兴富发出了“投弹请示”。
地面指挥员、空军副司令成钧批准投弹。爆炸时间定在10时整。
投弹总开关、*********电源、自动投弹器、弹舱依次被打开和接通。9时59分10秒,于福海操纵瞄准具,使观测角和投弹角准确重合,电路接通,原子弹脱钩而出。轰炸机减轻了重量,突然向上窜了一下。
于福海向外一看,乳白色的原子弹在阳光下亮闪闪地直向靶标落去。他又在瞄准具中观察了10秒钟,十字标线仍然死死压着靶标,丝毫没有偏移。
于福海很有把握地报告:“没问题,肯定可以投进去!”
“立即关上遮光罩,全速前进!”李源一高兴地发出命令。轰炸机加大油门,增速到950公里每小时,争取远离原子弹爆炸中心,获得******安全系数。
轰炸机座舱中玻璃上的遮光罩刚刚拉闭,便有一阵耀眼强光闪来。光焰刚过,于福海忍不住摇开遮光罩向靶标看了一眼,只见靶标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球,仿佛是太阳落在了脚下。
隔了片刻,大家都忍不住往下望去:靶标不见了,机翼下是一片汹涌壮阔的火海,乌黑的浓烟从火海中不断翻滚而出,越聚越多,飞速升腾着。
根据雷达测定,这次*********爆炸点距离靶心只有40米!
轰炸机返航时从试验区侧面掠过,他们看见核爆炸特有的蘑菇云已经形成。大家一言不发,静静地欣赏着那壮观的奇景,直至把蘑菇云远远地甩在身后。
坐镇指挥的成钧副司令员通过电台向机组人员兴奋地说:“周总理刚刚和指挥部通过电话,总理说你们工作很好,祝你们安全返航,回去好好总结经验。”
“明白!明白!”机组人员激动无比。
原子弹空爆成功后,5月30日,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在北京接见了参加试验的代表李源一、于福海等人。
空军党委给试验机组记集体一等功,李源一和于福海荣立一等功,其余4人荣立二等功。
原子弹空爆成功,标志着中国彻底打破了西方大国的核垄断,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
(未完待续)
七、可歌可泣的英雄。
八、自建酒泉营房。
九、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活跃部队,宣传地方。
十、转变作战方向,抵御苏修,强化边防。
十一、大批选拔干部,后继有人。